当前位置:首页 > 医院简介 > 新闻动态 >

胎儿室间隔缺损,是什么?

2025-03-02 10:15:27

  室间隔缺损是指在胚胎的第5~7周,分别自心室尖部由下而上、心球嵴处自上而下形成肌性间隔,并由来自房室瓣处心内膜垫的膜部间隔与前二者相互融合,形成完整的心室间隔。

  将左右心室腔完全隔开,如果在此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,即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心室间隔缺损,称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,简称室缺(VSD)。

  济南艾玛妇产主任介绍:室间隔缺损的分类

  一般来说,室间隔缺损可以按照部位和大小进行分类:

  (1)根据缺损的部位,可分为膜周部缺损、肺动脉瓣下型缺损和肌部缺损,肌部缺损比较少见。

58.jpg

  (2)根据缺损的大小,可分为小缺损(缺损<0.5cm)、中等缺损(缺损介于0.5~1cm)、大缺损(缺损>1cm)。

 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

  一般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诊断。如果孕期的大排奇超声发现孩子心脏有室间隔缺损,应进行介入穿刺、产前诊断,排除染色体异常,并到专科医院做专门的胎儿心脏超声检查,再次正确评估心脏的情况。

  其次,因妊娠期胎儿体格比较小,心脏更小,超声仪器分辨率有限,再加上胎儿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特点,左、右心室间压力相等,血流通过缺损进行分流的超声征象不明显。

  因此总体而言,胎儿期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的准确性不如出生后,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,尤其是小缺损,也就是说超声看着有缺损,而实际上并不存在。

  无论室间隔缺损大小如何,胎儿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,也不影响正常分娩。

  随着孕期孩子的生长发育,室间隔缺损大小有不变、变大、变小和自愈几种可能性,需要复查超声进行动态观察。孩子出生后尽快做心脏超声检查,明确诊断,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
  室间隔缺损的治疗

  目前一般认为,大小在3mm或以下室间隔缺损无需治疗。缺损大于3mm者,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达到根治。

  依目前的医疗技术,再大的先天性心脏病专科诊疗中心,室间隔缺损的治疗较好,如果及时治疗,治疗后孩子的生长发育、运动及寿命能达到正常水平。

  药物治疗小型缺损者无须治疗。但是,在进行拔牙等创伤性治疗以前,为避免感染需事先用抗生素预防。

  有中至大型左向右分流,产生心力衰竭的婴儿,当可能出现缺损部分或完全自然关闭时,也可用药物治疗。当药物治疗无效,则表明需尽早实施手术治疗。

  济南艾玛妇产主任提醒:

  外科手术治疗(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)室间隔缺损是否需要手术治疗,要根据缺损的类型、大小来具体分析。

  如室间隔缺损位于膜周、且缺损直径较小,存在自然关闭的可能,可等到学龄前。如到了学龄前仍未“长好”,则须接受手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