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产后出血不要慌,评估技巧要了解!~
产后出血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。原发性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4小时之内,继发性产后出血被定义为产后24小时之后至12周之内的过量出血。
将产后出血发生于分娩后24小时内,称为早期产后出血,以产后1~2小时内出血较为常见;若发生于产后24小时后至产后6周以内,则称为晚期产后出血,以产后1~2周内发病较为常见。
济南艾玛妇产主任介绍: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与评估
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失血量有关:
失血量的评估主要采用表面积法和称重法。
一般来说,血块像橙子大小(直径5cm),出血量为250mL;血块像棒球大小(直径10cm),出血量为500mL。一块45 x 45cm的纱垫,50%浸血为25mL;75%浸血为50mL;100%浸血但不滴血为75mL;100%浸血并有滴血为100mL。
产后出血的常规处理
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为针对出血原因,迅速止血,补充血容量、纠正休克及防止感染。早期识别,并针对病因进行处理。
(1)去除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
①按摩或按压子宫:腹部按摩子宫是简单有效的促使子宫收缩以减少出血的方法。出血停止后,还须间歇性均匀节律的按摩,以防子宫再度松弛出血。按摩手法应轻柔、有节奏地进行。
②应用宫缩剂:缩宫素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。麦角新碱,禁用于妊高症或其他心血管病变者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引起全子宫协调有力的收缩。哮喘、心脏病和青光眼患者禁用,高血压患者慎用。
③宫腔填塞:宫腔填塞纱布或球囊压迫止血。纱条可于24~48小时后取出。填塞后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,可配合使用宫缩剂。
(2)胎盘因素
胎盘滞留应尽快徒手剥离胎盘。胎盘自然娩出或人工剥离后,检查胎盘胎膜有残留者,可用大刮匙轻轻搔刮清除。若剥离困难或考虑胎盘植入者,不要强行钳夹或刮宫。
可以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大小及所在医院条件选择米非司酮、局部切除、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,如果出血过多且经上述方法止血无效,为挽救产妇生命应及时选择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。
(3)软产道损伤
在充分暴露软产道的情况下,查明裂伤部位,注意有无多处裂伤。裂伤超过1cm则应当进行缝合。缝合时尽量恢复原解剖关系,不留死腔,避免缝线穿透直肠粘膜。血肿应切开,清除积血,缝扎止血或碘纺纱条填塞血肿压迫止血。
(4)凝血功能障碍
应迅速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并纠正休克。 除了病因治疗,要积极防止休克及感染
总结
● 三经典:第三产程三个经典(缩宫素、子宫按摩和脐带牵引)中的缩宫素是最关键首要步骤;
● 三检查:胎盘是否完整、产道有否血肿、产道是否撕裂伤;
● 三操作:修补、清宫、压迫止血(填塞)。
济南艾玛妇产主任介绍:
由于产后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,一个关键的初始步骤就是要确定病因。虽然大部分的产后出血是由宫缩乏力引起,但产道损伤或胎盘滞留所致的出血因素也不可忽视。
这也是为什么不能只关注出血量,还要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原因所在。而且,在出现紧急情况时,确定诊断和治疗、抢救往往是同时进行的,并需要实时平衡轻重缓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