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盆底肌在女性生活中,是特别重要的存在
我们了解到盆底肌,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,它像弹簧床一样,承托和支撑着膀胱、子宫和直肠等盆腔脏器,并有着多项生理功能:
___ 控制排尿
___ 维持阴道紧缩度
___ 控制排便
___ 参与性生活
妊娠、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:
孕前,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轴指向骶骨。
而在怀孕时,腹腔压力和脏器的重力轴向前,指向盆底肌肉,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,盆底肌肉,也就处于持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。
导致盆底支持结构薄弱,而造成盆腔脏器位置和功能异常的一组疾患,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。
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发病因素有:
体型、肥胖、衰老、不良生活习惯,以及妊娠、分娩和盆腔手术等。
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:
初期表现:
阴道松弛、性生活不满意、下腹坠胀感、尿频、便秘。
中度表现:
1.尿失禁: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漏尿。
2.盆腔脏器脱垂(子宫、膀胱直肠等):阴部有坠感,阴道发胀不适,伴有小腹胀痛,腰背酸痛。
济南艾玛妇产主任特别提醒:重度表现
1.尿失禁:站立时发生尿失禁。
2.盆腔器官脱至阴道外口,走路 时经常摩擦到,引起溃疡、化脓或子宫肥大等问题。
3.慢性盆腔疼痛,性功能障碍等疾病。
产后监测、评估盆底肌损伤程度,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,是预防、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首宣方法。